满族在线

 找回密码
 马上加入
查看: 24240|回复: 1

正确的射箭运动对人体的好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7 05: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射箭是目前人类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技术之一。射箭历史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上几乎找不到一个从未使用过弓箭的民族。全世界各大洲包括从前被认为没有使用弓箭的澳大利亚都发过古老的射箭痕迹。根据国际射箭联合会提供的官方资料,从非洲发现的最古老的石镞表明,射箭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50000年。中国的射箭历史和文化在世界射箭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从后羿射日起至西周六艺。古老的射箭比赛:射礼。脍炙人口的百步穿杨,纪昌学射,夜射饮羽,射箭断案与胡服骑射。以至于把弓箭上升为道的地位:射以观德。清代中国弓箭更是发展到极致。带弓弦垫设计的牛角复合层压弓型。科学的力学结构。筒形扳指的使用。使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弓箭达到能与火枪对抗。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传统弓在二十世纪中期销声匿迹了。二十世纪末期由中国射箭届泰斗徐开采先生和李淑兰女士发现并不惜余力的极力推广。使得中国传统弓及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在此感谢徐开才。李淑兰两位对中国传统射箭及文化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随着现代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射箭运动以及文化在国内越来越群众化。  射箭运动是一项心智型技能类运动项目。除了竞技以外还是一项很好的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本文只是针对在锻炼身体修身养性上论述。
正确的射箭运动对脊柱系统疾病的防治.首先介绍一下与脊柱有关系的疾病:
  
   
节段
   
定位
相关病症
枕骨
位于顶骨与双侧颞骨后下方
头痛,头晕,视力、语言障碍
C1
C1横突位于颞骨乳突下一横指
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失眠,面瘫。
C2
C2棘突位于两下颌角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
眩晕,偏头痛,耳鸣,失眠,视力下降
C3
C3横突位于C2横突下1~1.5cm左右处,相当于舌骨水平
咽喉部异物感,颈痛,牙痛,甲亢,低热
C4
C4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
咽喉部异物感,胸闷,肩痛,牙痛、甲亢,耳聋
C5
C5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稍下方
眩晕,视力下降,心律异常,上臂痛,或下肢瘫软,神经衰弱。
C6
C6横突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最明显、最突出的骨突,相当于环状软骨水平。
心律失常(过速或过缓)、血糖不稳、血压不稳、上肢外侧痛。
C7
C7棘突位于低头时隆起于颈下交界处正中的突出骨突,触诊,转颈随之活动。
心律失常(过缓或过速)血压不稳,血糖不稳、上肢后侧、尺侧麻痛。
T1
T1棘突位于C7棘突下方,低头或转动时不能随之活动。
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
T2
T2棘突位于双肩胛内上角水平线旁5.5~6cm.
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
T3
T3棘突位于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两侧肩胛岗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
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胸闷,胸痛。
T4
T4椎体下缘位于胸骨角水平
心慌,心悸,胸闷,左上胸痛,乳房痛
T5
T5棘突位于T4棘突下缘1~1.5cm处
左上胸痛,气喘,心慌,心悸,乳房痛
T6
T6棘突位于T5棘突下缘1cm处
左上胸痛,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心慌,心悸
T7
T7棘突位于双肩胛下角水平线处
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痛
T8
T8棘突位于T7棘突下缘1cm处
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痛
T9
T9棘突位于胸骨体与剑突交接处水平
慢性胃炎,胃溃疡,肝区痛,上腹胀痛
T10
T10棘突位于剑突水平处, T9棘突下1~1.5cm
慢性胃炎,胃溃疡,腹胀,糖尿病
T11
T11棘突位于第12肋骨水平,沿第12肋骨从两边体侧向肋中线触摸,终点交汇处
胃脘痛,胰腺炎,糖尿病,肾区痛,排尿异常,尿路结石
T12
T12棘突位于T11棘下1~1.5cm处
同T11,肾炎,肾结石,排尿异常
L1
L1棘突位于T12棘突下缘1~1.5cm左右
同T12,排尿异常,大腿前侧痛。
L2
L2椎体位于第12肋尖交点上1cm,其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
同L1,腹胀,便秘,下肢前侧麻痛
L3
L3横突位于竖棘肌外缘与肚脐环状水平线后中线的交点。
两侧腰痛,腹痛
L4
L4棘突位于双髂脊连线与后中线交点
排便异常,腹部胀痛。
L5
L5棘突位于L4棘突下缘1~1.5cm处
下肢后侧麻痛,下腹痛,遗精,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
骶骨(骶骨三角区)
骶髂关节上部,位于两髂后上棘水平线
盆腔炎、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不孕、遗精、早泄、阳痿等。
尾骨错位
位于骶骨的下方,肛门的后上方,于臀沟内可触及一个三角形的小骨块
男性阳痿,性欲低下,女性不孕症、月经不调、肛肠病。
  
造成脊柱系统疾病的原因有先天发育缺陷。病毒感染。外伤外力。但是绝大多数是由于长期不正确的姿势缺乏锻炼造成肌肉劳损造成的。主要是腰部肌肉,肩背肌肉劳损造成。由于现在生活压力大。电脑普及。使得脊柱系统疾病越来越多。也是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的射箭姿势:身体端正,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之上;塌肩舒胸,动作层次清楚,以脊柱为中心左右用力对称;整个动作自然轻松,稳定持久。直线用力,是指持弓臂向靶心方向前撑和拉弦臂依靠后背肌群(主要是菱形肌和斜方肌中部)的积极牵引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形成了两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于一条直线上的力。
                              
  古人对射箭姿势的要求是:身法亦当正直,勿缩颈、勿露臂、勿弯腰、勿前探、勿后仰、勿挺胸,此为要旨,即尽善矣;亦云:身端体直,用力平和,拈弓得法,架箭从容,前推后走,弓满式成
  从古到今,善射者都很重视基本姿势动作的训练,因为它是提高射箭技术的基础,这个基础打得越牢固、合理、轻松、自然,就能越长时间地保持工作能力,随心所欲地去完成下面的各环节的动作。 经常科学的从事射箭运动,可以促进人体产生良好的变化,不仅可以增强肩、臂、腰、腿部的力量,还可以发达胸、背肌肉正是这样的运动机能和肌肉运动方式。正好能有效的反向矫正脊柱。从而很好的达到身体锻炼和防治脊柱系统疾病的效果。同时也能对人身体姿态有很好塑身效果。保持好的形体。
二.正确的射箭运动对心理有效的调节
          射箭是一项心智型的运动。心理要求首先要就静心。增强自信心。自我激励。静心的目的是指心境平静不躁。要保持清净无为。游刃有余。举重如轻。信心百倍的平常心态和精神境界。平心静气的理智思考。要慎于决策。切忌心浮气躁。要把心沉下来。把思路理清楚。要克服一时的情绪刺激。外界干扰和利益诱惑。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必要条件。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做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是成功的源泉。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深信自己能完美的射好一支箭,实现追求目标。要为自己确立目标。在完成目标时要有自信心。学会自我激励。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收到激励而产生的。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就会是你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指的目标前进。最终到达成功的巅峰。真是由于这样的心里训练对于工作和学习生活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可以考验人们的意志力,克服浮躁心理。培养人的顽强、果敢、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正确的射箭运动对身体的其他好处:经常参加射箭活动可以促进运动器官的发展,加强新陈代谢,使骨骼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坚固,同时提高了骨骼的抗阻和支撑的能力,使骨骼结构和性能得到增强。还可以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肌肉收缩能力显着提高。肌肉本身由于血液供应增加,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通过系统训练还可以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具体表现在对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都有提高。

  人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能量,能量是体内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代谢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来氧化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以便释放出能量供给各器官活动的需要。在射箭的瞄准和撤放过程中,为保持弓身的稳定和静止的状态,尤其是要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这对呼吸器官的技能发展有良好的作用:一是使肺活量增加,胸廓的活动范围增大。二是使呼吸深而慢,使呼吸器官有较多的时间休息,不易疲劳,也不会因轻度运动而气喘。所以,经常参加射箭锻炼对呼吸系统机能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射箭技术由若干个技术动作组成,身体的感知觉也参与射箭动作的完成,特别是肌肉的空间感知能力。射箭动作要求用力平和,柔中有刚。几十磅的弓不能用猛力拉开,而要柔缓用力开弓拉满,开满弓后身体要稳如泰山,全身用力均匀而不僵硬。这些都需要身体完成一些比日常生活更艰巨复杂的动作,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动员和发挥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便协调和适应肌肉活动的要求。所以,经常参加射箭运动,能使大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得到改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快、更准确。

  由于射箭技术是由若干个动作有机结合而成,从射手举弓到最后将箭射出所用的时间只有几秒或者十几秒。因此,经常从事射箭运动可提高射手的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周期运动中的位移速度。耐力是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解释为人体对抗疲劳与疲劳后快速恢复的能力。射箭运动的特点是比赛的持续时间长,动作重复次数多。因此,经常进行射箭训练,可以提高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呼吸耐力锻炼目力等。作者:褚库尔海鹰

发表于 2013-3-27 08: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严谨。褚大哥,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满族在线

GMT+8, 2024-9-11 18:5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